热点信息 Focus
网络安全

提醒丨大学生安全警示教育--防诈骗

作者: 时间:2023-03-14 10:53  浏览:

   

电话诈骗类

(一)冒充公检法诈骗

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,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钱犯罪为由,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。

(二)医保、社保诈骗

犯罪分子冒充医保、社保中心工作人员,谎称受害人医保、社保出现异常,可能被他人冒用、透支,涉嫌洗钱、制贩毒等犯罪,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,便于核查为由,诱骗受害人向所冒充的“安全账户”汇款实施诈骗。

(三)解除分期付款诈骗

犯罪分子通过专门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,再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,声称“由于银行系统错误原因,买家一次性付款变成了分期付款,每个月都得支付相同费用”,之后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到 ATM 机前办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续,实则实施资金转账。

(四)票务诈骗

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以事主“航班取消、提供退票、改签服务”为由,逐步将其引入诈骗圈套,要求多次进行汇款操作,实施连环诈骗。

(五)虚构车祸、绑架诈骗

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,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,要求对方立即转账;或虚构受害人亲友被绑架,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不能报警,否则撕票。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。

(六)电话欠费诈骗

犯罪分子冒充通信运营企业工作人员,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,以其电话欠费为由,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。

(七)“猜猜我是谁”

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,打电话给受害者,让其“猜猜我是谁”,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,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。随后,编造其被“治安拘留”、“交通肇事”等理由,向受害者借钱,很多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。

(八)提供考题诈骗

犯罪分子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,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,不少考生急于求成,事先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账户,后发现被骗。

网络诈骗类

(一)网购诈骗

犯罪分子借称网络正在优化中,给买家一个新的链接让其支付货款,其实根本不是淘宝网的支付网,只要受害人一支付就直接把货款付到对方的帐户里。

(二)社交账号诈骗

犯罪分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户密码,然后张冠李戴冒名顶替主人与QQ好友借钱,并以其忽生疾病或遭遇意外急需用钱等为由,要求受害人向其指定帐户汇款。如果好友没有识别很容易上当;另外犯罪分子还会通过盗取图像的方式用“视频”与其好友聊天,或者犯罪分子虚构或冒充受害人亲属朋友生病或出车祸、被抓缴纳罚款需要资金为由,让受害人向其提供的账户上汇款。

(三)网络游戏装备及游戏币交易、Q币交易进行诈骗

1、低价销售游戏装备:犯罪分子常利用某款网络游戏,进行游戏币买卖,在骗取玩家信任后,让玩家通过线下银行汇款的方式,得到钱款后食言,不予交易。

2、在游戏论坛上发表提供代练:待得到玩家提供的汇款及游戏账号后,代练一两天后连同账号一起侵吞。

(四)钓鱼网站诈骗

犯罪分子大量发送欺诈性电子邮件,多以中奖、顾问等内容引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。或是以银行网银升级为由,要求事主登录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,进而获取事主银行账户、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犯罪。

(五)订票诈骗

犯罪分子利用门户网站、旅游网站、百度搜索引擎等投放广告,制作虚假的网上订票公司网页,发布订购机票、火车票等虚假信息,以较低票价引诱受害人上当。随后,再以“身份信息不全”“账号被冻”“订票不成功”等理由要求事主再次汇款,从而实施诈骗。

(六)网络中奖诈骗

我们在上网浏览网页、进行网络聊天时,手机经常能遇到这种情况:屏幕忽然窜出“根据…您已中奖,请联系…领取奖品”字样,若信以为真而联系领奖,对方便以手续费、保险费、税费等各种名义要求先向其指定帐户汇款,金额一般在几千左右。在受害人汇款之后,犯罪分子又会罗列层出不穷的借口要求受害人继续向其汇款,且款项金额越来越大。

校园骗局类

(一)兼职刷单骗局

貌似正规的网站都有很多关于网络兼职的广告,要求受害人只要在网上购买一些虚拟商品进行刷单操作,就可以赚取佣金。有些人在网上进行尝试,第一次购买一、二百元的产品进行刷单,马上对方可能会真的返款过来,但是对方马上又会要求进行第二笔操作,第二笔操作需要购买更多钱的产品进行刷单,一旦购买了,对方会以各种理由推迟返款并要求进行第三笔更大数额的产品刷单,等受害人购买后才会发现被骗。提示:不要轻信那些天上掉馅饼的好事。

(二)招聘兼职骗局

校园内到处可见兼职广告,说是可免费提供兼职服务平台。但有个别家教中心会以几十元中介费的要求承诺给你提供家教机会,可能你只试教一次便被辞退了,这是常见的骗人方法。学生想利用课余做兼职,应聘时一定要查看对方资质,应聘过程中遇到索要身份证、交押金保证金者,立即转身走人。按照国家规定,用人单位不应收取任何费用,凡有收费都视作违法。

诈骗案例

案例一 某大学20级本科生收到初中同学QQ号发送的消息,称同学住院需要做手术需要钱,因自己微信没有绑银行卡不能转账被骗3500元。

案例二 某大学大一新生返乡心切,在网上订购了一张返乡的机票。不久,公司人员打电话给该生,告知机票已出票,但是由于机器故障,需要该生拨打某电话“激活”。学生拨打了此电话后,被告之“激活”需要输入验证码,后来才得知,所谓的“验证码”其实是转账的金额。发现被骗后,前后9852元已经被骗走了。

案例三 某大学18级本科生通过手机QQ认识了一个在网上做兼职刷单的人,对方发送了链接,报警人点击进入下载了 APP ,按照对方所说的操作后被骗31544.22元。

案例四 某大学本科生刘某应聘了一家电器贸易公司,面试通过后该公司要求刘某交360元服装费,然后才能进行培训、上岗。在交完360元钱后,刘某一直未接到通知安排上岗。

案例五 马某接到一自称某贷款平台客服的陌生电话,对方以无需征信抵押、快速放款为由,诱骗马某下载“某某E贷”APP。马某在该 APP申请5万贷款额度后却无法提现,对方谎称马某银行卡号填写有误,导致账号被冻结,需要交纳解冻费才可提现,同时承诺解冻后交纳的解冻费会全额退还给马某。马某因急于贷款,遂按要求向对方转账5000元解冻费,却还是无法提现,对方又以验证还款能力、刷流水等理由,陆续要求马某多次向对方账户转账共计8万余元,后将马某拉黑。

如何预防电信诈骗?

1、当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时,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,尤其是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时,绝对不可轻易汇款,应该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及家人。

2、如果来电显示为“0019”等开头的号码系从境外打来的电话,不要回复。

3、不法分子通过软件可以任意设置来电号码,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号码。

4、不要轻易尝试使用自己不熟悉的银行业务,例:ATM机转账或网上银行功能,如确有需要可咨询银行工作人员。

5、不要轻易泄漏您的银行卡密码、验证码。

总而言之,防范电信诈骗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:凡是陌生电话、短信,无论来电显示是什么号码,无论对方自称是谁,无论对方以什么理由,只要最后要求转账、汇款,就坚决地予以拒绝,不给犯罪分子有隙可乘。